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报》:广州市政协委员热议——再造新广州 产业两手“抓”

日期:2025-02-26     

  近日,在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广州市领导与市政协各界委员代表、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交流,齐心协力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找方法谋对策。 

  前不久召开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吹响了委员们建言献策的“冲锋号”。大家一致认为,要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另一只“手”则对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进行巩固和优化。 

  2025年,广州市将承办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和约四成的赛事项目。刘继承委员建议以赛谋产,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培育体育产业增长新动能;以赛兴业,以放大赛事溢出效益为目标,构建“体育+”新业态、新场景。 

  马发腾委员则建议,广州要把握全运会筹办契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为党育人作用、动员志愿力量投身平安广州建设、聚焦核心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强化志愿服务公益资源整合力度等。 

  美妆产业是广州时尚产业之一,但受限于基础研发能力,打造美妆世界级品牌仍然任重道远。邓静红委员建议,要加快合成生物产业布局,建立起合成生物产业与美妆产业对接机制,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赋能美妆产业发展,推动广州打造“国际美湾”。 

  高水平大学与城市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倪明选委员认为,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是落实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他建议,进一步明确创新区发展定位,统筹对创新区建设的领导和规划,有序建设宜居宜业的创新区。 

  广州城中村改造时,原产业如何“留得住”“转得好”备受关注。廖绮晶委员建议,改造时对于村内产业需做好保关键、优空间、构载体等工作,确保优质产业“留得住”。对于需要转型的产业则优政策、聚产业、引人才,推动产业“转得好”,同时还需政府引导、金融支撑、科技赋能,支撑都市工业“走得远”。 

  广州大小河流众多,但水经济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还不够紧密。龙天翔委员建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打造广州特色水上经济。 

  来自香港的霍启文委员则把目光投向珠江边的沙面岛,他建议广州对沙面的业态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统筹和把控业态发展全面提升沙面高端品牌消费能级,完善历史建筑改造和经营使用的指引文件和标准,构建特色交通体系,增设如低空飞行航线等。 

  市委书记郭永航认真听取发言,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郭永航要求,市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广州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文:人民政协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曾健萍 李健

  来源:人民政协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