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专访王桂林:关注科技与产业融合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
日期:2025-03-03
编者按:3月3日,广州日报A06版刊登了对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桂林的专访报道。现转载报道,以飨读者。
“有研究指出,投入健康体检1元钱可减少约13元医疗费用,这是主动健康模式的价值所在。”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九三学社主委王桂林与记者分享了“不一样”的话题。
作为扎根科技战线近40年的“老兵”,过去一年,王桂林继续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深入粤港澳大湾区3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和发展瓶颈,努力让实验室的“惊涛骇浪”转化为生产线上的“静水深流”。
主动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眼下,我国居民健康管理正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但大多数人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依然远大于健康管理,主动健康理念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王桂林说。
他介绍,主动健康理念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管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活动、改善睡眠质量、主动减轻压力等科学干预,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双重提升。在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主动健康对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减少社会卫生健康支出、带动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看来,主动健康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生工程,希望规划构建主动健康“医院—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紧密型医联体。
在医院层面,从治疗向健康危险因素管理转变,升级新健康产业范式;在个人层面,要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主动健康理念;在家庭和社区层面,可在建筑内嵌入基础医疗设施装备,建立健全重点人群健康信息的自动感知、存储传输、智能计算、评估预警等全程管理体系。“万一老年人身体有状况,可及时发出预警、上报病情”。
作为“科技老兵”,王桂林非常关注如何通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出主动健康大产业发展的新范式。为此,他走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琶洲实验室等机构,探讨开发智能防跌倒辅具、肢体协调等健康设备产品,以及健康环境监测智能家居产品的可能性。
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除了关注健康中国建设,王桂林还继续关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面对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创新资源分散、产学研协同不足、创新要素在高校院所和企业间双向流动不畅仍是制约因素。
过去一年,王桂林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对投入大、周期长的原始创新“不敢碰”“不愿碰”。“原创技术投入就像走钢丝,十年磨一剑的风险谁愿扛?”
为此,王桂林提出,希望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让企业担任“链主”,强化科技领军企业“引领者”地位,将高校的“书架”与企业的“货架”贯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从具体举措来看,王桂林强调,首先,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应牵头组建创新团队,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巨大变革,人工智能将不仅是工具的变革,更是变革的工具,将改变生产关系,企业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科技创新、企业育成、人才成长三者需同频共振,构建‘三螺旋’体系。”王桂林表示,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
如果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创新生态的“主角”是谁?王桂林的答案是企业家。“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家友好型的营商环境往往不尽如人意。”
基于这样的背景,王桂林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提案,建议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待遇,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家信心,形成一个适宜企业家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生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提案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在王桂林看来,今天的中国已经不缺大产业、大企业,但缺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此,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王桂林提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建议培育一批能够突破低端锁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世界一流企业。该提案也被选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同样引起广泛关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方晴、王楚涵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