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澳门日报:穗澳委员献策促新能源车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14

  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相对缓慢,对未来支柱产业的延续形成巨大挑战。出席广州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的穗澳委员均以提案建言,举全市之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市政协澳门委员马志达在提案中表示,虽然广州已推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作方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广州是全国性传统汽车製造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体制机制的阻力较强,各方利益调整和平衡尚未真正实现,因此政策的落地不足。

  攻关引革命式发展

  建议广州一是充分调动尽可能多的财力、物力、智力,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攻关,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革命式发展。二是强力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要继续充当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急先锋和火炬手的角色,指引行业的发展方向,要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正确引导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三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和落实好各种扶持政策措施,特别是将各种已出台的补贴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和管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建设的落地。四是要提前谋划,做好产业研究和规划,要时刻关注世界发达地区的最新成果,及时吸收和创新,努力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航者。

  冀规划充电桩佈局

  广州市政协委员在提案中表示,当前充电基础设施不普及,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一是制订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功率快速充电桩的佈局规划政策,在市内核心区域一公里覆盖圈,其他区域五公里覆盖圈,优先在加油站、商圈、公共停车场、核心小区、交通枢纽等佈局。同时积极佈局广东全省内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的一百二十千瓦快速充电桩建设。经测算建议广州今年建设快充桩超一千五百个,到二○二○要超三千五百个。

  二是长三角去年已经实现高速公路快充桩全覆盖,建议珠三角地区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同样实现快充桩全覆盖。三是建议政府加强推动力度,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充电设施基础。四是建议加强力度推动省内充电运营企业互联互通相关工作,早日实现统一支付平台,解决充电支付便利性问题。

  澳门日报2018年1月12日A03版

  崔家荣冀穗借澳入都推广粤菜

  澳门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今年将以美食为主题开展全年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製造新亮点。广州市政协穗澳委员表示,作为岭南文化名片之一的粤菜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广州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地位、“食在广州”的美誉极不相称。

  四招推正宗粤菜

  广州市政协澳门委员崔家荣在提案中建议,广州政府有关部门要顺势而为,擦亮“粤菜”这个岭南名片,使其发扬光大,为广州成为“美食之都”添砖加瓦,为广州的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多作贡献。

  一是制订促进餐饮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特别对具有岭南特色的老字号餐饮业给予扶持,重点扶持餐饮连锁、团餐、快餐等龙头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在连锁经营、纳税便利、中央厨房、信息化、技术研发、品牌建设、融资等方面予以实质性支持。二是加大对“食在广州”的宣传力度,大力推介广州美食城市形象,利用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活动宣传推广粤菜,编製《广州美食画册》在车站、码头、机场免费发送。

  三是利用“广府庙会”、“广州博览会”、“广州马拉松赛”、“广州美食节”等重大活动,联合港澳地区举办粤菜国际烹饪大赛,穗港澳三地轮流举办。四是借鉴澳门消费者委员会的诚信店评级,在广州成立食肆的评级制度,以“A级食肆”表扬对广州饮食界有贡献、有素质的高水平食肆,其中也可以令优质的粤菜馆推广出去,令更多游客在广州品尝到正宗粤菜的味道。

  倡建粤菜博物馆

  广州市政协委员建言,粤菜(包括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是岭南文化的中心,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整理、整合和弘扬粤菜文化,建设旨在弘扬和传播粤菜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展现岭南深厚饮食文化的平台和窗口,及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推动广州旅游业和餐饮业发展。

  建议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加快规划建设广州粤菜文化博物馆;总体建设方向:规划佈局应包括展馆区、体验区和经营区;功能设计应包括文化展示和交流、旅游参观和体验、本土休閒和消费;内容上应融入地方饮食民俗和风俗;建筑风格应体现岭南特色,让粤菜文化和岭南建筑交相辉映。

  来源:澳门日报2018年1月12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