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02
 十三届一次会议优秀提案
标 题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 许若宁委员
情况分析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了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新模式。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与相互促进,对推进传统工业领域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转型,促进“中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具体建议

    一、建立推进互联网引领转型升级的协同机制 

  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大互联网新业态项目的规划布局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盘活闲置的企业厂房、库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健全投融资机制,通过融资租赁、设备抵押贷款、社会投资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充分发挥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业产品出口。 

  二、重点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 

  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围绕广州传统优势产业布局,部署建设一批重点行业、互联网应用的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二是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以“产学研需”对接方式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抓住制造、互联网和信息通信企业跨界联合的机遇,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维(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以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构建互联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产业创新区,建设网络经济带 

  充分利用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广州中新知识城、南沙资讯科技园等平台作用,加强网络技术成果产业化、孵化器与创投业等合作,构建穗深港澳台互联网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打造互联网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建设“广州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升级。鼓励利用“三旧”改造项目用地集聚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新业态,打造“智能服务”产业创新区。 

  四、加快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构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综合服务区,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系统。鼓励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新型众创空间,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载体,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 

  五、着力培养融通互联网思维与实体经济规律的科技企业家及复合型人才 

  把互联网科技企业家的培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实施互联网经济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互联网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建立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