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引进国际资源 整合广州花卉产业 擦亮花城品牌——打造高端农业+旅游+文化的城市名片
发布时间:2018-01-02
 十三届一次会议优秀提案
标 题 引进国际资源 整合广州花卉产业 擦亮花城品牌——打造高端农业+旅游+文化的城市名片
提案者 俞军委员
情况分析

  一、产业概述 

  (一)广州享有花城的美誉,是千年花乡的发源地,由于具有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产业经营基础的优势,广州数百年前就成为了全国各地盆花花卉的交易流通中心。参考去年数据,每年大约有5亿盆的盆栽花卉从广州这里流转到全国各地,淘宝上“绿植”两个字已成为近两年增长最快的搜索关键词之一,盆栽绿植成为人们美化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必需产品,在2016年杭州G20会议现场所摆放的众多高档绿植产品,突显了会议大厅的优雅美观。而钟南山院士也特别指出,绿色植物还是吸收雾霾的生物净化器。 

  (二)花卉也是旅游的亮点项目。国际上享有盛明的花卉主题景区有法国莫奈花园、加拿大维多利亚玫瑰园、荷兰郁金香公园等,每年都有几百上千万的游客前去观赏,大大提高当地城市的知名度和拉动了消费经济的发展。 

  (三)花卉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访荷兰,荷兰国王和王后赠送新品郁金香给彭丽媛,并由彭丽媛亲自命名为国泰郁金香,当时两国媒体广为报道,此活动掀起以花卉带动文化进而带动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以看年花为主的逛花街活动是岭南人民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每当过年岭南的家家户户都会买花、赏花,金桔吉祥树也成为广州市政协去年开始向全国推广的重要岭南文化项目。 

  (四)花卉也是重要的三农项目。广东目前有上百万的农户以种花为生,广东为主的包括福建、海南三省,是中国盆栽花卉最大的主产地,广州不仅是盆花的第一手交易中心,也是主流盆花品种的主产地,2005年中国花卉协会将盆栽分会的成立之地也放在了广州。 

  二、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广州的盆栽花卉虽然远销全国各地,但从育种、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物流方式、交易模式、售后服务方面还大大落后于荷兰、日本等先进国家。原始的地摊式销售模式,使得采购商要亲临现场选货,增加了采购成本和采购时间,加大了货物摆放的损耗,目前的运输方式也是较传统的大货车堆货式摆放,途中至少有5%-10%的损耗,这些都会加大采购成本最终摊分到消费者身上,也大大影响了花卉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二)花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市花卉生产者受自身生产条件的限制,以自主性的生产栽培为主,他们缺乏技术创新和资金,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新产品、高端花卉的研发能力较弱,缺乏市场规划,盲目生产现象严重,往往造成同一地区产品比较雷同,上市日期几乎完全一样,部分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损伤了花卉生产者的利益。而在淡季,花卉供应不足,价格飙涨,市场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花卉的销售。 

  (三)城市化的制约。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市农业用地从1996年的129,286公顷下降到2012年的84,567公顷,越来越多的土地用于城市开发,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2016年我市花卉流通核心区域如荔湾区芳村,花卉农业用地的租金水平达到6万元/亩/年以上,比其他周边城市高出几倍或十多倍。这些因素使传统单一花卉种植和流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制约了我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此外,受到人力成本、能源、薄膜、肥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传统花卉生产相关资源日渐紧张,投资成本大大增加。

具体建议

    (一)合理规划花卉产业布局和配套用地规划,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 

  以荔湾芳村片区为基础,打造高端花卉零售+旅游+文化的都市花卉生态园。芳村片区地处广佛地理中心位置,环城高速、广佛地铁和龙溪大道贯穿其中,区位交通优势突出,芳村的花卉产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是目前国内盆栽花卉企业最集中的地方,有花博园、花卉科技园、国萃花卉、香港缤纷园艺、台湾大汉、韩国东山兰业、天津大顺、大观园艺等多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也聚集了艾居青、花卉猫、吉宏、友家等大批新兴互联网花卉企业,周边花卉销售档口更是达到了3000多户,目前是广州盆花的销售核心。 

  近年来,随着区内土地、人力和生产资料成本越来越高,传统批发型花卉种植和流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其必然促使低附加值的传统花卉批发模式向高增值、多元化、零售与体验式农业主题园区相结合的新业态方向发展。 

  建议可以优先选取辖区内大沙河两侧,选择约1500亩传统花卉种植批发基地,通过规划调查,打造产业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与教育联动,规划为集高档花卉零售、花卉生态旅游、亲子互动体验、花卉与广府文化相结合的现代花卉主题公园,为广佛附近城市的家庭带来全新的绿色消费体验,为外地来花城旅游的中外游客提供一个体验花城文化的聚集点,成为来广州旅游的花城名片。 

  (二)引进国际资源,在从化区打造世界花卉研发、生产和交易平台,发展产业小镇。 

  从化区是广州市的后花园和北大门,自然条件优越,是广州市政府规划的大农业、大生态、大旅游的重点区域。区内交通条件便利,已建成的京珠高速、街北高速、莞从深高速、大广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邻近广州白云机场空港枢纽,为从化与世界各地花卉产地贸易来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快捷物流服务。 

  从化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于高端盆花的种植生产,区内土地面积广阔,土地租金相对便宜,同样面积的土地租金水平仅为市内周边地区的1/40,人力和生产资料成本也相对较低。市政府原有规划约3万亩的万花园项目,但由于缺乏后续的支持引导,已经进入园内的约40家花卉生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品质量都不理想。 

  1.经过对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我们建议,在上述区域内,引入荷兰、澳大利亚等6-10个国家的先进花卉生产企业,加快生产高端观花类盆花品种,鼓励这些企业在从化研发高端花卉品种,为他们落实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他们投入建立先进花卉生产流水线,输入管理技术,培养一批当地的生产管理技术骨干。通过国外企业的进入,拉动从化地区花卉产业发展。 

  2.参照和引进荷兰库肯霍夫公园和阿斯米尔花卉交易中心的成功模式和合作资源,规划兴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花卉产业交易平台,建设具国际先进水平花卉交易、物流、信息、结算全产业链,为产品快速对接国内外市场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平台将极大提高当地花卉产业生产、流通和服务水平,成为从化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示范平台和重要产业集群,对于经济总量和花卉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从化区来说,具有非常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探索和实践符合我市区域特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为促进中外花卉产业交流,建议定期在从化举办不同主题的国际花卉展览,以花会友,打造广州-世界的“花交会”品牌。 

  4.建设以花卉产业为主题的花卉小镇,规划布局以先进生产技术、高端的花卉产品、丰富的旅游文化项目,将上述地区打造成代表农业高科技+美丽小镇的模范农业发展小镇,宜居宜就业。实现大农业、大生态、大旅游的美好规划。 

  (三)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协调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在向国际化、高技术、高增值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农业部门、国土规划、城管、旅游等各个不同部门,如果统筹力度不够,其协调起来时间效率和执行力度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这些也是过去花卉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政府是行业整体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企业是参与和实施者,只有在政府的强力领导下,统一认识、建立长期有效机制才能使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得到最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