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穗府〔2017〕26号)文件精神和团市委关于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关部署,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结合2018年广州地区高校学生和社会青年来穗求职的需求,以深化“职得你来”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主线(职得你听、职得实习、职得应聘、职得一会),推动“一站两库一行动”就业服务计划,优化服务举措,精准服务广州地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下一步,以“围绕中心、立足主业、做实基础、聚焦重点”为工作原则,以深化“职得你来”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主线,推动“一站两库一行动”就业服务计划,优化服务举措,精准服务广州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就业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我委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青年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现结合现实情况,立足大湾区高校青年大学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案建议,具体如下:
一、当前广州共青团开展青年就业服务工作的情况
(一)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素养提升服务
我委每年通过开展“职得你来”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培养在穗青年及港澳青年大学生就业素养、职场技能和岗位适应等综合能力,形成了“职得你听”“职得实习”“职得应聘”“职得一会”四大品牌活动。近两年,“职得你来”系列活动共计开展50余场素养提升活动,直接参与人数约10000余人,宣传覆盖面10万余人;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8087个,空岗信息录入数28万余条。2018年,分别在广州地区本科、专科院校开展共计20场“职得你听”高校就业大开讲活动,直接服务青年5500余人,宣传覆盖人数约1万人。“职得实习”暑期实习活动后台共收到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应聘简历284份,安排暑期上岗实习大学生共98人。“职得应聘”人才供需交流会在广州地区各院校、社区开展招聘会20场,组织广州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1800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0000余个,发动院校学生、社区青年等约2.3万人到场求职,线上录入空岗信息5.5万个。“职得一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青年人才招聘会(IAB产业专场)12月下旬分别在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顺利举行,提供IAB产业岗位近300个。
(二)联合共建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
通过在高校和企业建立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服务粤港澳青年大学生,截止2018年10月,累计共建85个工作站,覆盖高校大学生及社区就业青年约8万人,举行进校园就业服务活动约30场次,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常态化的职业素养和就业信息服务。
(三)积极开展暑期青年大学生实习见习行动
开展“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开发在穗优质企业岗位,为青年大学生链接实习见习信息,提升求职能力。2018年“展翅计划”系统录入优质岗位数6457个,岗位同时面向港澳台籍在穗青年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见习锻炼平台。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服务形式较为单一,服务内容不够充实,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深度调研,对他们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二是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的服务覆盖面不够广,仅局限于广州地区青年学生,缺乏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动与交流。三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的举措还不够充实,不断增强大湾区其他城市高校毕业生来穗就业的吸引力有待加强。
三、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一)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就业服务范围
一是加强与港澳台和国际中高端人才、专业机构及社会组织的联系合作。在港澳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广州结对的国际友好城市开展政策宣讲、人才交流、企业合作,将就业服务扩大至香港、澳门及其他城市的高校,提高就业服务内涵,为大湾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拓宽渠道。二是筹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广州交流会,组织粤港澳各类优质企业及人才参加青年人才交流会。通过设置人才成果展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展区、战略性重点产业展区、海归青年人才以及广州特色服务业展区,吸引大湾区青年人才来穗开展中高端人才及服务交流对接;三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百企千岗万人”促进青年就业服务行动。每年组织百家优质企业,提供千个企业岗位,服务万名青年来穗就业、实习和见习,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
(二)构建就业信息“两库”,精准服务粤港澳青年人才就业需求
通过部门协作,信息互通,加强市区两级共青团组织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联动,建立“企业岗位信息库”和“青年人才数据库,以互联网手段搭建企业与人才的高效对接交流平台。一是梳理和盘活企业服务资源,完善“企业岗位信息库”,重点拓展“IAB”“NEM”重点战略产业资源,完善建立各类企业岗位库。二是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的青年创新创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青商组织等团体,不断完善“青年人才数据库”,建立港澳台地区来穗青年专才信息库。三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百企千岗万人”促进青年就业服务行动,每年组织百家大湾区优质企业,提供1000个优质岗位,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万名青年来穗就业、实习、和见习,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
(三)加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就业调研
在大湾区9+2城市分层分类选取10家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分析,并对大湾区内主要的大学生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毕业生人才政策、服务举措等进行摸查,形成广州与大湾区城市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横向对比,分析青年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并提出有助于增强广州青年人才培养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工作建议及政策举措。
(四)积极开展大湾区青年大学生暑期实习见习行动
一是继续深化开展“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开发在穗优质企业岗位,为青年大学生链接实习见习信息,提升求职能力,联合市台办开展暑期台湾大学生来穗实习计划活动;二是联合港澳办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促就业政策和广州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宣传推介活动;三是依托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职得你来”广州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青创汇”广州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线上、线下阵地,搜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重点组织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青年人才岗位推介和专场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