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目前我市家政服务行业存在问题一、“准员工制”企业的法律关系不明确;二、社保问题制约行业发展;三、缺乏一个全面统筹管理和监管的部门;四、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家政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信用度认同不高;五、平台影响力还不大,信息还不够完善,供求匹配不畅;六、培训项目众多,发证与技能脱钩;七、收费不清晰,不透明。建议:一、推动国家层面研究、制订《雇佣条例》;二、采用多层面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社保政策,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的用工成本;三、明确统筹工作部门,全面综合监督管理全市家政市场;四、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家政服务;五、用诚信打造权威的老百姓信任的,雇佣双方互动的服务平台;六、加大政府指引,整顿培训市场;七、政府发布市场指导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
一、现状
至2018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经营“家政”的商户4000多家,家政从业人员超35万,正接受家政服务的家庭超40万家。
从业人员:46-50岁年龄段最多,绝大多数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用工性质:公司管理人员是员工制,家政从业人员是中介制。
服务平台(有一定规模两家):市商务委联合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组织的“家政天下”公共服务平台;市妇联组织的“广州市家庭服务公共平台”;加入企业有220多家,从业人数约10万人。
需求前三位是:母婴护理,养老看护,小时工。
二、成绩
我市在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规范,推动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树立行业标杆,推动行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障从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利益,落实国家商务部“百城万村”家政精准扶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积极推动了我市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家政服务是近年来兴起且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不少事项都是近年才遇到的,没有经验照搬,但随着国情的变化,众多家庭对其需求越来越多,期望值越来越高,行业也发展迅速,现行的政策,管理模式以及监管等都需要完善和改革。
三、问题及建议
问题1:“准员工制”企业的法律关系不明确
目前,家政员与家政公司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对于家政公司收取雇主全额费用,由家政公司支付家政员劳务报酬的方式,家政员一旦出现意外或伤残,家政公司是否需要承担劳动关系责任?这一点极大影响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需要承担劳动关系责任,无疑成倍提高实行“员工制”的家政企业经营成本,又将造成市场上已经较昂贵的佣工价格更加昂贵,雇主能否承担的起又是一个问题。
建议1:推动国家层面研究、制订《雇佣条例》
针对家政服务行业流动性强,工作时间碎片化等特点,建议推动国家层面,借鉴其他成熟地区的经验(如香港),研究制订《雇佣条例》,从而规范市场运作和行业发展。
问题2:社保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目前,家政企业大都是中小微民营企业以及个体户;企业替员工交纳的社保的数额:五险(不算一金)占到了员工工资的20%多,按最低标准,企业交纳的每月最少也达到了840多元/人.月;这造成企业用工成本昂贵,不堪重负。企业纷纷采用中介制,难以约束和管理家政员。
建议2:采用多层面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社保政策,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的用工成本
中小微企业、个体解决了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应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多层面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社保政策,不要一刀切,比如企业交纳的比例是否可以分多几档,供企业选择,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问题3:缺乏一个全面统筹管理和监管的部门
目前管理方面有:商务委主要负责家政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诚信建设、平台建设等;由人社局牵头,九部委参加的“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重点是抓就业。由市家政企业组成的“广州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主要制定行业的公约和行为规范等,还缺乏一个全面统筹管理和监管的部门。
建议3:明确统筹工作部门,全面综合监督管理全市家政市场
明确统筹工作部门,全面对家政服务行业进行管理。指导建立全市家政服务体系,制定和落实行业“权责利”的保障制度,建立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道德教育,提高队伍能力,建立调解及处理纠纷机制,保障雇主及从业人员的利益,加强服务检查和价格监测、指导等。
问题4: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家政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信用度认同不高
有的家政员说走就走,价格想涨就涨,服务和信用参差不齐;另方面,有的雇主无故克扣工资,甚至侵犯从业人员的人身权益;再一方面,有的企业不担责,对家政员的虚假信息听之任之。
建议4: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家政服务
我市较大规模的家政公司17家,全部参加了行业协会;其从业人员达到了8万多人;引导企业学习,树立标杆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整体技能和素质,细化标准,完善服务体系,规范行为,提高信用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加资金扶持手段,扶持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立高质量管理体系,做大做强。
问题5:平台影响力还不大,信息还不够完善,供求匹配不畅
目前我市最大的家政服务平台“家政天下”,主要是行业协会在运营,自2015年运行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覆盖面还不够广,8万多人注册,约占30%,内容不够全面,供求都受限。
建议5:用诚信打造权威的老百姓信任的,雇佣双方互动的服务平台
建议以政府为主,联合协会及其他群团整合资源,提升现有平台,打造以诚信为核心的“我市家政诚信服务平台”,包括诚信信息,雇主信息、佣工信息、价格信息、维权信息等;加强信息登记;做好供求双方的对接;并利用大数据引入智能分析,解决结构性短缺,达到供求结构基本平衡。
问题6:培训项目众多,发证与技能脱钩
目前,虽然也有些“良心”培训机构,但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大量培训机构、企业都热衷培训,培训内容五花八门,部分从业人员也热衷于各种培训证书,可以持证书漫天要价,昂贵的培训费用最后都转加到雇主身上;已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议6:加大政府指引,整顿培训市场
应加强指引与宣传,并加大力度整顿培训市场,规范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收费;表彰优秀的培训机构,取缔一些非法或劣级培训机构;将培训与技能的提高真正有效的结合起来。
问题7:收费不清晰,不透明
同样的工种,价格相差悬殊;雇主很难有渠道了解市场价格。
建议7:政府发布市场指导价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平台数据积极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发布我市家政行业各主要岗位的市场指导价,帮助供、求双方了解市场行情,减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