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池晓东广州十七日电】穗港澳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核心城市,都在为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进行大胆的探索。广州市政协澳门委员以提案建言,穗港澳可连手共创大湾区智慧养老,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互流互通的“黄金平台”。
三地共建养老基金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穗港澳三地对解决人口老化问题都相当重视,都正在研究和制订相关政策。澳门委员沈常华认为,利用高新科技智慧养老大有可为,他以提案建议广州可与港澳连手打造新兴的智慧养老产业,共创大湾区的智慧养老。
一是建立三个以上智能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五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为此,可三地共同建立智慧养老基金,共同打造智能养老示范基地和领军企业。
二是推动智能养老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可考虑主要发展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查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以及家庭服务机器人。
三是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保障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养老设备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通过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推动智能养老的产业化。
四是有序对接国家健康养老标准体系,从而推动智能养老系统在大湾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使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规范有序。
吁设湾区智库联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法律和医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合作交流成为常态,也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澳门委员黎燕贞以提案建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互流互通。
她建议,一是通过先行先试“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提升港澳人才赴穗工作吸引力;同时建设更多的国际化学校,尤其是公办的国际学校,为港澳人才子女提供基础教育,覆盖幼儿院至中学,解决后顾之忧,推动更多港澳人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二是穗港澳三地连手,在澳门每年举办如“法律,医疗,教育”等合作论坛,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各方人才讯息互通和紧密合作;率先成立大湾区智库联盟,帮助创新创业人才更便利地开展跨区域工商注册、融资和对接上下游产业链。
三是建立涉外法律中心,加强穗港澳三地的资询与合作,并培养更多熟知国内和港澳地区的法律人才。
四是扩大国内高校和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提高供给大湾区的国际化人才。
来源:澳门日报2019年1月18日B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