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促进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 ||
提案者 | 台盟广州市委员会 | ||
情况分析 |
一、政策缺乏具体的落实细节,价格补贴收紧。 《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只停留在纲领性的引领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实施操作办法和落实细节。对于发展规划的执行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缺乏明确的落实主体和考核制度。 广州出台的《广州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进行了规定,导致我市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而像上海嘉定地区,除了国家和地方的补贴之外,对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还有额外补贴。 二、上牌政策吸引力相对不足。 1、从车牌竞价上看,广州车牌拍卖均价约4万,较深圳(7万)、上海(9万)便宜,吸引力相对较弱。2、从车型竞争力看,广州市将油电混合技术列为节能车,摇号中签率高于普通燃油车,而油电混合技术一直是广汽丰田的优势,技术成熟,性价比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上牌优势。 三、本地产业规模较小。 2017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79.4万辆,同比增长53.8%,产销量继续领跑世界。我市乘用车销量占全国乘用车销量约10.8%,但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只占全国比例约1%,相比差距明显。相比于北汽、上汽、比亚迪,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起步稍晚。目前广汽新能源仍然受制于产能不足,广汽传祺2017年新能源车销量5246辆。 四、核心技术研发不足,产业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比亚迪、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均已完全掌握“三电”(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而广汽集团的动力电池短板未有理想进展,成本较高、充电时间较长且续驶里程不足。东风日产新能源车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外方。 五、技术路线不明朗,产业发展不确定性较大。 目前主流动力电池采用锂电池,但新体系电池研发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层出不穷。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有些地方已开始在客车方面突破并产业化,而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 六、充电设施大规模建设仍然存在难度。 停车场地物管配合度不高、建设用地落实难、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不高等,是制约充电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也是全国各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此外,国家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有待完善,充电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有待提高。 |
||
具体建议 |
一、进一步发挥专业部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 二、充分运用上牌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消费刺激和引导。 三、扶持产业链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合资项目。 四、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补贴。 五、促进新能源技术多元化发展。 六、多管齐下,破解汽车充电难问题。 七、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推广,引导消费。 |
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关于促进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