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当前位置: 政协首页 >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十三届三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关于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 ...
关于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 加快我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  加快我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  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
情况分析

  一、加快建设好广州市老年医院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对老年医院建设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1、广州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规模将以每年约5%的幅度增长,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85万人。2、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数量攀升。2017年广州市8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6.2万,比2016年同期增长0.77万。纯老家庭、独居老人不断增加。3、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带来较大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压力。
 (二)我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对老年医院建设形成了现实需求。
 1、我市缺乏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型医疗机构。截至2017年底,全市4058家医疗机构中有82家机构设立老年病科。以老年疾病诊治为主体的医疗机构仅有市老人院的内设医院。现有综合医院设施设备面向各类人群,适老化程度不足;对老年疾病的诊治,不符合老年人慢病管理、多病共治的诊疗需求,缺少针对老年人患病特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2、我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补短板”。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都建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南京、宁波等9个城市都有老年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全国26个省会城市,只有8个省会城市未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江苏、四川、江西、山东等省份,已制定出台老年病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三)政策指引和产业升级形势给老年医院建设带来了重要机遇。
 1、国家、省、市积极推进养老产业与健康服务业长足发展。2、市老人院具备扩建发展广州市老年医院的条件。市老人院医院于2018年8月更名为“广州市老年医院”,开放床位220张,在老年病研究和“医养一体化”模式方面有较好的基础。3、市老年医院扩建发展将填补周边医疗服务供给的空缺。全市养老机构比较多集中于白云区,市老人院完成扩建后,5年内床位数量将达到8800张,白云区对老年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十分突出,但目前市老年医院周边医疗基础配套较薄弱。

具体建

  二、加快建设好广州市老年医院的具体建议
 (一)以“既做好托底保障、又实现引领示范”为定位,提升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水平。
 1、努力打造成为两个“区域中心”。在诊治对象方面既要重点保障市老人院老人看病就医需求,又能辐射周边社区、养老机构,成为区域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中心。在科研教学、技术创新方面,要以更高标准要求,成为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具有示范意义的老年医学研究中心。
 2、提高老年医学研究水平。针对老年医学重点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本市老年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逐步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继续加强医联体建设,共建联合病房,深入探索老年医学、老年康复等学科建设;共享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区域资源中心。
 3、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引入必备的大型设备。市老年医院限于总体规模较小、门诊量有限,难以申请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建议对公立医疗机构的配置申请,以满足合理需求、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为原则,重点考核人员资质、技术能力等相关指标,对床位规模、门急诊人次等业务量评价指标方面不做硬性要求。
 (二)以实现老年人全周期服务为目标,强化医、养、护结合。
 1、以适老化为原则扎实推进基础建设。建议财政、民政等部门做好建设资金保障,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根据医院现有基础条件,有序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医院内部建设应充分体现适老化特点,诊疗环境需达到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的要求。
 2、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完善科室设置。以实现老年人全周期服务为目标,充分考虑急性期、中期、长期、末期不同医疗需求,在现有科室的基础上,新增急诊科、耳鼻喉科等科室,进一步完善内科二级诊疗科目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重点加强心脑血管专业、体检、中医专业、急诊的科室建设,全力打造成为市级老年病重点科室;打造市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心;完善中医专业的科室建设;将临终关怀病房等打造为亮点服务品牌。
 3、重点探索构建医、养、护结合示范模式。强化康复、护理功能区域建设和人员配备,完善医养护衔接机制,继续加强对失能、失智老人医养护一体的照料模式探索;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对“多病共存”老人进行综合评估、多科会诊;为失能、失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就医陪同服务等。
 (三)以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人才保障。
 1、解决市老年医院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目前市老年医院实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0名(含编外),按照建设500张床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发展规划,该院未来人才缺口355名。现有人员中,初级职称人才占比高、高级职称人才占比低,缺乏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2、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引进。建议制定人才需求规划,加强老年专科医生培养,加大力度引进学科带头人;加大人才引进工作资金的投入,破除现有薪酬机制的限制,增加高层次人才薪酬;争取在养老专业人才引进及薪酬激励等方面能给予配套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解决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难问题。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设立“名医工作室”。建立专家团队和一、二、三分级梯队人才信息库,实行分级培养。密切与医学院校交流合作;鼓励临床科室积极开展临床学科研究;积极引进其他综合医院的高水平老年病专家以开设“名医工作室”等方式定期上门坐诊、查房、指导教学;同时加大医务人员进修深造学习力度。
 (四)以推动完善我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为导向,强化辐射
 能力和政策配套。
 1、条件成熟时探索在市区设立分院扩大服务范围。建议待条件成熟时,在中心城区选择适宜改造或整体转型的医院,建设市老年医院分院。或在市中心区择点设立老年医院门诊,推动我市逐步构建“市区街三级、医养护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2、研究探索老年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建议市老年医院在发展中坚持研究探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老年医疗机构的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标准与经验。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老年医院的配套政策支持,如设置符合老年病种特点的费用结算方式;建立老年专科医院的年度考核标准,而非以一般性综合医院考核标准对老年医院进行考核;逐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把本市公费医疗享受人员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