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构建我市区块链技术 在应急医疗救援中应用的提案 | ||
提案者 | 李斯明 | ||
情况分析 | 一、背景 (一)党和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2019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分线、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医疗是应急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我市高科技特色的应急医疗体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精神。 (二)党和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应用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应急医疗数据共享、优化救援业务流程、降低救援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救治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的现实操作性有待提高 2014年6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广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但在现实工作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远远达不到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第一时间的信息报送不到位,不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队伍组织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及时;应急任务分配不到位,应急人员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部门协调不到位,相关问题处置滞后;信息上报不准确、不及时,影响上级部门决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应急预案的作用发挥不好,缺乏移动、快速、精准的集应急响应、应急通知、任务分配、信息报送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工具。 (二)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协同处置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广州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个过程,是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由多个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来处置。这个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层级较多,从市级到社区;所涵盖的部门也多,包括地方、部队、民政、公安、医疗等等。协调这些部门在统一的指挥下相互协助工作的难度很大。需要一个协作能力更强的协同平台,明确权责,数据自动溯源,信息共享,提高救援效率! |
||
具体建议 | (一)加强领导,提升观念 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以市应急办或市卫健委牵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落实,构建我市区块链技术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应用体系建设,区块链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尽快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驱动的新型应急医疗救援新模式,打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 (二)资金配套,加快项目立项 为了抢占科技应用高地,加快区块链技术落地,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门项目组,启动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匹配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创新技术示范应用,做好物资和资金的保障。 (三)加入区块链应用,打造应急医疗救援新模式 梳理现有体系,减少重复建设,建议以现有应急体系为基础,在广州红十字医院成立广州市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上联市卫健委应急中心及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下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预警分析与指挥调度。应急医疗区块链技术平台采用通用数据格式,结合5G网络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现场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住院救治、康复等合约层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数据采集。区块链模型分布式结构可用于多部门紧急医疗数据共享,提高协作效率,加快救援进程;各节点的身份管理池机制将确保用户身份数据的合法写入及数据关联建立;不可篡改的时间戳特性可解决数据及信息防伪问题,有利于救援流程管理;高冗余度及多私匙的复杂保管权限的优点可解决目前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安全认证缺陷,提高可信度;灵活的可编程特性可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拓展应用,整体节省成本。将区块链模型的优势技术特性同应急医疗相结合,打造高科技时代新型救援模式! |
关于构建我市区块链技术 在应急医疗救援中应用的提案
时间:2020-06-05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