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百姓提案”:以数字赋能文创产业,构建广州文化出海新格局
日期:2025-06-30
日前,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科飞,“百姓提案”人杨映苗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点击音频,听详情↑↑↑)
(左起依次为“百姓提案”人杨映苗、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科飞、主持人吴央央)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对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千年商都,人文荟萃。从2000多年前的玉器,到百年前远销海外的工艺精品,向海而兴的广州一直是文化制造业重镇。2023年,广州投入4000余万元支持“文旅+科技”等融合发展项目,建设10大类、100多项主题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15个元宇宙文旅应用场景,文化新业态实现营收2541亿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已打造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动漫游戏3个千亿元级文化产业集群。广州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姿态,文化产业焕发生机,引领风尚。
近年来,广州数字文化装备频频亮相国内外大型盛会和展会活动。以灯光、新型显示、数字文旅沉浸式设备为代表的广州文化装备制造业,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拥有1家国家级、3家广东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6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数字赋能、创意驱动,广州正全力推动传统文化装备制造业向专业化、智能化延伸。
作为中国“动漫之都”,近年来,广州动漫产业链以多家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为龙头,鼓励创作精品、培育高品质IP,带动全产业在海内外影响力的提升。同样加速“出海”的还有游戏产业。广州游戏产业起步早、增长快。曾经,广州培育了“中国游戏第一街”——科韵路。众多知名企业从科韵路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广州市政协委员调研发现,尽管广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优势,但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仍存在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引领不足等问题。如何以数字赋能新文旅,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构建广州文化出海新格局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近年来,广州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科飞:
“2024年夏天,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上市就火‘出圈’,凭借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近年来游戏行业的现象级作品。随着这类优质IP的火爆,不仅激活国内消费市场,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充分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能力和全球传播力。”徐科飞表示,近两年,广州把握机遇,大力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快推进落实《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在2023年制定《广州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8年)》,安排27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数字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电竞、数字音乐、创意设计、数字文化装备等支柱产业,优化提升数字影视、网络直播、数字文博、虚拟现实(VR)等特色优势产业。
徐科飞还提到,2024年,广州市政府投入2400万元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电竞、数字音乐等支柱产业,并优化提升数字影视、网络直播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云上数字体验、沉浸式业态、数字媒体等潜力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数字文创等若干未来产业。
“百姓提案”人杨映苗:
“大家可能近年来才听到‘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其实这个领域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我们小时候看的动漫,玩的游戏都与这个产业有关。我在这个行业从业15年了,我感受到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个行业了。小时候我们追的动漫、动画片很多是国外的,我们因此而喜欢上别国的文化。现在很多和我一样的动漫爱好者成为从业者以后,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要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杨映苗提到近年来大火的国产动画片和游戏,比如2024年火“出圈”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凭借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近年来游戏行业的现象级作品。这些产品让世界看到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
主持人:广州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科飞:
“广州缺乏超大项目引领,产业集群效应不是很明显。近年来,广州仅参与了《黑神话:悟空》部分动画制作,显示出在高端数字内容制作及超大项目打造方面的差距。产业集群效应方面,广州的数字文化企业数量虽多,但多为小而散的动漫游戏企业,难以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主体未能有效集聚,难以形成产业基地和集群效应。”徐科飞说。
他还表示,广州产业园区功能单一,入驻率低,服务平台不足。现有的数字文化产业园区难以满足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的需求,缺乏高水平、多功能的产业园区。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平均入驻率仅为60%左右,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80%以上水平,反映出园区吸引力不足。另外,多数园区以提供办公场地为主,缺乏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服务等系统服务。
“百姓提案”人杨映苗:
“我们发现,广州在文化资源开发和国际传播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文旅融合规划和实施力度较弱,数字化应用滞后,未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文创产品开发和文化IP运营薄弱,制约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她还表示,广州缺乏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高质量文创产品,未能充分挖掘海丝文化的创意潜力。
主持人:对此,您有哪些建议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科飞:
“首先,广州要构建文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文创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和影视内容等‘新四样’文化产品,推动数字赋能与文旅融合。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数字化配套设施,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他认为,广州还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通过针对性政策支持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资金扶持,助力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广州还可以引入国际合作项目,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广州投资建设大型文化创意项目,特别是数字文旅项目。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端内容制作和大型项目的引进与开发。政府可以与企业联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大型项目,如大型动漫电影、游戏开发等,提升广州在高端内容制作及数字文化领域的竞争力。
“百姓提案”人杨映苗:
“我们可以打造综合性数字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创意、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重点支持动漫、游戏和数字内容创作领域。同时,广州可以建立全方位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分析、融资对接、技术支持等领域。”她表示,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她还建议设立文化出海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支持跨文化交流和法律咨询,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和进入海外市场。
此外,她建议广州完善创新孵化体系,建立针对数字文化企业的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提供定制化的孵化服务。这些服务能够支持初创企业成长,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技能和市场适应能力,助力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出海。
在盘活存量资源方面,她建议广州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未充分利用的历史遗留项目和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闲置的文化设施、历史建筑等进行改造升级,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打造文创产业新空间。同时,广州要优化审批流程,在场地改造和消防验收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企业在手续办理上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企业的合规负担,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文: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记者 卢智杰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