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如何破解校园周边“定时堵”?
日期:2025-09-15
日前,广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副主委,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马劲轲,广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秘书长陆柳红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如何破解校园周边“定时堵”的问题。
(点击音频,听详情↑↑↑)

(左起依次为广州市政协常委马劲轲、主持人吴央央、广州市政协委员陆柳红)
每到放学时间,数百米长的马路成了停车场,数不清的汽车、电动自行车聚集在学校旁,学生们在复杂混乱的车流中来回穿梭,这样的场景在广州多个学校周边出现。
以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为例,这里学校密集,周边道路大多较为狭窄。越秀区烟墩路串联着烟墩路幼儿园、培正中学、东山培正小学、广州市第七中学等多所学校。有的学校门口“无地可停”,人行道被挤满。家长接送车辆被迫停在机动车道上,造成交通拥堵。此外,学生上下学时段与成人上下班时段重合,校园周边道路在早晚高峰期压力巨大。
面对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难题,近年来广州多部门联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城区开展了“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今年5月以来共处罚车辆乱停乱放343宗。
今年以来,广州市交警部门联合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及各区,协同推动排查治理校园周边道路隐患1534处,校园周边路段整体通行效率提升20%,有效化解行人与车辆的拥堵问题。同时,广州市交通部门通过优化公交线路提升运力,在上下学高峰期增派公交车开行多条学校直达地铁站的临时专线。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广州学校周边交通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道路布局不完善,缺乏临时停车位等。如何破解校园周边“定时堵”的问题,为学生打造“平安上学路”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您提出这件提案的初衷是什么呢?
广州市政协常委马劲轲:
“我自己是有切身体会的。我上下班的时间和附近的中小学的上下学时间是重合的。我一般工作日上午七点半出门,那时刚好是小区附近小学的接送高峰时段。我出小区的时间要比平常多几分钟,大量的人聚集在学校门口,安全风险也比较突出。”马劲轲表示。
同时,他提到,去年市政协组织多位政协委员一起到市内多所中小学调研,他发现接送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是不少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广州新城区和老城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城区部分道路比较狭窄,上下学期间学校周边会出现拥堵。而新城区的道路虽然是新的,其中也有一些道路比较窄,加上部分新道路管理不到位,所以也会存在拥堵问题。”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研。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校园周边拥堵的情况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陆柳红:
“我觉得学校与各方的联动还做得不够。”她表示,学校与属地街道、居委会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是解决上下学时段周边交通拥堵的重要一步。她进一步指出,各部门间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控机制,校园周边道路接送时段的交通管理涉及交警、教育、城管、街道等部门,各部门缺乏有效协作机制,信息共享不畅,在交通组织、秩序维护、违法行为查处上难以形成合力。
广州市政协常委马劲轲:
“我认为,部分学校周边道路及学校早期规划不足。一些学校周边的道路的规划缺乏对接送需求的充分预见,停车位严重不足,家长在接送时不得不将车辆停放路边。”马劲轲表示,尽管学校后期尝试通过增设临时停车位,调整道路布局等方式补救,但是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引发新的交通矛盾。
此外,他认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有待提升。“广州一些学校周边道路缺乏微循环交通,接送时段呈现明显的潮汐车流特征。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混行现象严重,通行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增加。”
最后,他还关注到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问题。“部分家长在接送学生时无视交通规则,随意停车或逆行。还有的家长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不足,有的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无视交通信号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主持人: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陆柳红:
“我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在学校周边设置合理的停车指引,积极开辟校内外空间供家长停车,或由所属街道牵头,组织周边单位提供限时停车位并加强停车管理。”她认为,有关部门可以探索多元疏解手段和交通分流新模式,比如将门前接送区域延伸至地下停车场,各班级划分独立接驳区,设置便捷出入通道,实现即停即走。停车场可以实行智能化管理,教师通过小程序掌握进场家长情况,通过大屏播报或微信通知家长,家长可通过小程序了解车位数量情况,合理选择接送方式。
“合理组织交通流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单行线打通微循环。校园周边道路呈窄路密网型布局,拥有支路可供组织单向交通的,我们可以考虑设置单行线。而较宽的支路在设置单行线后,还可在两侧设置路内停车位。”她还建议通过静态交通组织布置,实现人车分离。此外,学校可以利用不同校门增加接送口,或按不同年级、不同接送方式实行分批接送。
广州市政协常委马劲轲:
“我建议取消路侧停车泊位,规定校园周边道路最外侧车道限时3分钟即停即走。另外,有关部门还要加强上下学时段交通管理,在即停即走通道沿线设置电子监控抓拍。”他表示。
他认为,加强跨部门联动才能形成有效管控机制。交警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巡逻和管控,严厉查处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街道等部门要积极参与交通疏导和环境整治,完善应急预案。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监督,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社区宣传等形式加强对家长、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评优评奖体系,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遵规守纪。
“我们还要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申请政府专项债券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和建设道路疏解工程,比如增设交通标志、信号灯、监控设备,开辟临时停车场等。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校方申请官方‘校巴’使用许可,鼓励家长使用校车服务,减少私家车辆接送。”他说。
文:记者 卢智杰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