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点子”到“金果子”,天河政协“百姓提案”硕果累累
日期:2025-04-08
编者按:天河区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方针,以“百姓提案”“十大金点子”为抓手,推动提案工作呈现“区委推动、党政联动、政协促动、部门主动、委员互动、百姓行动”新局面。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提升民生福祉,从宜居城市建设到产业创新发展,天河区政协的“十大金点子”办理和督办工作干出了新气象,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产生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提案整体工作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富朝气。
2024年以来,天河区政协创新开展“十大金点子”评选活动,在“百姓提案”征集、精品培育、投票评选、办理落实、创新宣传等各环节持续发力,建立“区委书记专题会部署、党政领导分工、区政协跟进”闭环落实机制,构建起“区委牵头、政协组织、部门联动、委员助推、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助推一个个“金点子”落地开花,结成发展的果实、幸福的花朵。
一、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天河“服务名片”
天河区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强区,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天河区政协通过“百姓提案”征集打通天河企业问题诉求反映渠道,充分挖掘广大政协委员企业资源,使履职更深入基层,更聚焦发展,坚持“以小见大,服务大局”,通过“小切口”推动城市发展“大变化”,助力天河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典范城区。
在广州东站,每天约8000名旅客往来穿梭,其中不少是第一次踏上广州土地的香港同胞。结合“百姓提案”人的意见,区政协委员、广东省香港商会副会长曾沛源提出在广州东站设立“天河港商服务站”的提案。这一建议迅速得到区委统战部高度重视,组织实地调研、开展可行性论证,协调各方意见,最终形成工作方案。2025年1月,服务站在广州东站出站口建成使用,为港人港商提供“信息咨询、便民服务、应急求助、宣传展示”一站式服务。港人港商们一出站,就能感受到天河区、大湾区的温暖和热情。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面务实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要任务。“百姓提案”《关于我区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的建议》成为区委书记亲自督办的重点提案。天河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迅速行动,构建了政策库、优化了政策兑现服务平台,让政策一目了然、申报一键搞定、推送精准无误。同时通过设立政策兑现专窗,简化流程,提高效率。2024年,天河区发展改革局在新出台政策中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兑现的事项达到了42项,比上一年翻了一番,企业获得感大大增强。
“百姓提案”征集工作,就像是一场智慧的接力赛,委员们从各个界别出发,基层群众也纷纷献计献策。2024年,从事律师行业的“百姓提案”人劳欣建议加快推动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天河高端片区打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提案一经提出就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区长督办重点提案,促成超7000平方米大湾区(广东)金融法务中心(区综治中心)在金融城立项建设,融合金融法庭、金融检察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金牌调解工作室、法商融合中心、大湾区律师之家等功能板块。有了这个中心,企业不仅能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经济纠纷调解服务,还能得到更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天河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典范城区再添新助力。
二、助力创新发展,激发城市“活力引擎”
在天河区,创新的火花正在点燃城市的活力引擎。天河区政协紧密衔接市“12218”和区“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聚焦科技创新与文旅融合双轮驱动建言献策,积极推动“百姓提案”落地,让城市发展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依托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立国际院士港,可以更好吸引整合国际国内院士资源,助推天河、广州乃至大湾区科技创新。”“百姓提案”人、科技企业负责人王凤霞建议道。她认为,天河院士人才聚集,科创条件优渥,院士资源可以成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最强引擎”。相关建议得到区科工信局采纳,在区政协积极协调下,湾区(国际)院士港、湾区(国际)院士港服务中心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挂牌成立,“花城院士论坛”系列活动落地天河,助推院士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天河区的现代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是天河区的“城市客厅”,这里不仅有购物的繁华,还有巨大的文旅融合潜力。在万菱汇工作的“百姓提案”人罗智辉结合商圈情况,提出了“打造天河IP商圈嘉年华、做优做强商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区商务局的响应。2024年广州国际购物节期间,一场场特色IP主题活动在天河精彩上演。天河精品美食周,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的精品餐饮品牌汇聚一堂,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让人们大饱口福,共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旅客和市民参与。大“咖”云集的“咖势”国际精品咖啡文化节,不仅有咖啡的香气,还有文化的交流……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消费活力,更让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聚焦民生福祉,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痛点,天河区政协委员深入“委员之家”,商务、楼宇园区委员工作室和街道委员工作室开展实地调研,走访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为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天河区政协通过组织专题调研、会议协商等方式,开展“十”字联动,推动提案从建议到落实的全程督办,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每一项提案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百姓受益。
区政协坚持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放在心上,通过“百姓提案”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以前,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上下楼不方便,加装电梯成了大家的“心头盼”,截至2024年8月,天河区已办理使用登记证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超过2600台,怎么安全管理是一个问题。“百姓提案”人雷鸣律师认为天河区很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普遍由业主自行管理,存在运维成本高,安全管理不足、电梯事故发生后法律责任不明确等痛点难点问题。为此,雷鸣建议把业主自管模式调整为“连片托管”,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同时可产生规模效应,有效减少业主分摊支出、降低运维管理经济成本,提升管理质量。区政协通过与市政协有关专委会“上下联动”,组织委员、“百姓提案”人到广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调研加装电梯智慧监管等情况,前往羊城苑、华农茶山小区等地实地查看电梯使用登记情况、检验报告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并与区市场监管局、电梯托管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深入交流探讨,提出对策建议,助力提升电梯托管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在市、区市场监管局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推动下,截至2024年底,天河区已实行委托管理的住宅电梯托管率达98.7%,连片托管电梯占已托管电梯比例达28%。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推进《关于天河的口袋公园要丰富功能和强化特色的提案》“百姓提案”落实,天河区政协组织了20个专题调研组,对天河区63个口袋公园、27个社区公园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和区领导的亲自推动。如今,棠下“丰乐口袋公园”焕然一新,华农南门的“五山口袋公园”成为全龄友好“靓”公园,“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设计增添吉祥物、全运会倒计时等体育文化元素,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十五运会到来,不仅给了市民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实现了功能上的优化。这些“口袋公园”通过扮靓城市的“微空间”,串起了百姓的“微幸福”。“百姓提案”人刘永富提出打造城市“云道”的建议,得到区住建园林局的高度重视并采纳,编入《“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中。规划打造国植绿核、三山翠环、龙溪碧道和公园绿网四大生态服务产品,通过云道、步道、碧道以及绿网建设将天河重点地标、节点串联起来,形成连通水与山、城市与自然的活力空间。2024年8月,《天河区云道系统建设规划方案指引》正式印发,规划打造“一核·一带·四线”52.7公里的新型休闲旅游碧道系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休闲空间。
截至目前,天河区政协已累计办理“百姓提案”52件,一个个“百姓提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增进民生福祉、服务全区大局、助推改革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天河区政协将持续推进“百姓提案”工作深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通过广泛征集、深入调研、精准建言、强力督办,发挥委员智慧,联结政协温度、天河速度、部门力度,共同培育协商“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为民履职“硕果”,持续将一个个“金点子”变成推动天河高质量发展的一把把“金钥匙”。
来源:市政协提案委办室 资佩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