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政协委员话民生|“百姓提案”:完善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设计建设标准
日期:2024-11-15
日前,广州市政协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百姓提案”人、越秀区政协委员、广州领耀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敬良来到《政协委员话民生》节目,一起探讨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的相关话题。
(点击音频,听详情↑↑↑)
(左起依次为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主持人林海婷、越秀区政协委员余敬良)
随着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电动自行车已普及成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选项。工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500万辆,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测算为例,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这意味着,广州每三四人便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使用量快速增长,为市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它灵活快捷,成为许多市民通勤、接送孩子上学、买菜等日常出行的首选。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非法改装导致的超速等交通事故严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同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也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
此外,电动自行车的违规停放和充电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等,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维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同时,广州还推出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鼓励市民更换合规的、有品牌的、有质量保障的电动自行车。
在充电方面,广州加快充电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在新建居住项目中,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规划配建指标,要求按不低于一定比例配建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并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参照新建项目要求执行。另外,广州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比如,鼓励街道办、居委会、小区产权单位等自建充电设施,并从低确定充电服务费,以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合规的充电设施。
然而,广州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分布不均、设计和建设缺少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影响市民的使用和出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期节目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回顾节目精华片段↓↓↓
主持人:您为什么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
“我身边的朋友和邻居都在使用电动自行车。大家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早期大家可能会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楼下的架空层,当时没有那么多充电设施,有的人会入户充电,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后来,很多小区开始意识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实施管理。”刘继承表示。
“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进行管理和规范,我们要关注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和充电柜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刘继承发现,广州的充电桩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充电桩数量难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需求。部分社区没有设置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居民需要到较远的地方进行充电。
越秀区政协委员余敬良: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两三年前已经开始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事故,这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发现公司楼下就有几个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但是它们的安装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充电桩配备了遮阳棚,有的充电桩则没有这些配套设置。这些充电桩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怎么样呢?这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事。”余敬良表示。
主持人:在调研的过程中,您发现了什么问题?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
“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充电桩未安装监控设备和配备灭火设备。”刘继承发现,多数充电桩和充电柜未配备火灾报警器,只有少数几个充电桩配备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然而,使用干粉灭火器应对电瓶车的锂电池起火容易引发危险,必须尽快使用冷水降温才能避免复燃甚至爆炸。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充电柜的设计和建设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统一规划。公共充电桩的选址缺乏科学论证和安全评估。它们的设计缺少规范,仅有部分充电桩配有遮阳棚,部分充电桩充电口高度设计不规范,充电口缺乏安全保护装置,雨季水浸时极易造成漏电等安全事故。”他表示。
另外,他还提到充电企业的收费标准不一。大多数充电收费没有按电费和充电服务费分开标注的方式来收费,基本采取混收方式,用电高低峰供电电价落差并没有在收费上体现。另一方面,大多数充电企业需要用户预存金额后才可以充电。在发生火灾引起烧毁车辆的情况时,不同充电桩经营企业对于火灾保险也有不同的规定,相关理赔规定不完善。
越秀区政协委员余敬良:
“我在调研时发现,有的充电桩存在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最近,我在公司附近的一处充电桩发现,这个充电桩的最后维护时间是8月,距离现在已经过去3个月了。正常来说,企业应该每个月对充电桩和充电柜进行检查和维护。”余敬良还提到充电桩和充电柜的监控设施不完备的问题。“以广州市某街道为例,在集中充电桩数量较多的小区,会在充电桩上安装一个可转动的监控设备负责所能监控的区域内两个距离较近的充电桩,或是一个桩上安装多个不同朝向的监控设备,但我们调研的共享充电桩、充电柜中仍有大半未安装监控设备。”
主持人:对于市内充电桩和充电柜存在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呢?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
“我建议,制定《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设计和建设标准》,从外观、安全、便捷等维度上规范公共充电桩的设计要求,保证市民群众使用公共充电桩的安全性。对已经设立的充电桩和充电柜的,建议要求企业把设立的台账情况主动向所属街道办报备。有安全消防配置不足的应尽快补齐。”刘继承表示。
他还建议,广州要明确收费标准,健全保险机制。“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和保险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收费标准形成统一规范。充电设施的电费和充电服务费应该分别计价、分别收取,充电电费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电价等多方面对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充电收费进行规范。此外,还要明确充电桩经营企业应购买责任险,健全保险机制,减轻用户因充电桩故障或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损失,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要明确设备维护要求,配齐防火设备设施。”刘继承建议,已经设立防火设备设施的企业要主动向所属街道办报备有关情况。安全消防配置不足的企业应尽快补齐,按照设施充电覆盖范围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充电企业也可通过规范公共充电桩停车棚内广告收入等方式,探索新型PPP合作模式,保障后期维护保养成本。
文: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记者 卢智杰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