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张灼民秘书长通报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筹备情况
日期:2009-02-16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州市政协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灼民回答记者提问
2月16日下午,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市政协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灼民作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筹备情况通报。通报全文如下——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广州市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今年2月22日至26日在广州举行。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筹备情况和安排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关于大会的重要意义
市政协委员全体会议是市政协一年一度最高形式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好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对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困难,力争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广州科学发展,迈出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新步伐;对于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民主团结,服务中心大局,努力开创广州政协工作新局面”要求,谋划我市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一)这次会议是市政协在我市发展“挑战和机遇都前所未有”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首善之区”建设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从经济指标来看,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15.82亿元,增长12.3%,人均81233元,增长10%,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2477亿元,增长17.1%。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力做好广州春运应急和支援抗震灾区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促进自主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启动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先进文化品格,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2009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是广州解放和市政协成立60周年,也是我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市委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抓好“三促进一保持”,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宜居“花园城市”,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全省“首善之区”建设推向前进。
市委要求,增强必胜信心,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坚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力争主动”。要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极大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高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先行先试,开拓奋进,努力争当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开好此次会议,认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协助我市总结好去年工作、部署好今年工作,就是为新一年我市“三促进一保持”作贡献。上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就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建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后顾之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充实、修改的意见建议。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将组织广大委员进一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的全力完成“三促进一保持”的中心任务、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和2010年实现城市面貌“大变”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形成高水平的意见建议。
(二)这次会议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努力开创广州市政协工作新局面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市政协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变化,坚持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政协工作的认识有新提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有新作为,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有新成效。概括起来,有六大“亮点”:
亮点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了重大进展,有力地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主动组织开展了“财政支农投入要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广州文化软实力”、“着力抓好科技服务业、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3个专题协商。同时,还根据市委要求举行了2次专题政治协商会,就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进行专门协商,这是我市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一种新尝试。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在市委审议《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草案)》的常委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重申,今后凡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议、决定和其他重大决策,在颁布施行前都要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真正落实重大决策“三在前”政治协商机制(即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表决之前、政府实施之前)。
亮点二,提案工作卓有成效,加大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力度。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下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嘉平同志还要作介绍,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亮点三,专题调研、专题视察针对性强、建设性强、质量高,发挥了政协智库的作用。据统计,一年来,各专门委员会组织了21个专题调研活动和19个专题视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个常委会议建议案、7件主席会议建议案,以及一批专题调研和视察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还被采纳和吸收到决策之中。《关于财政支农投入要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这项专题调研抓住了支农投入如何更直接惠及农民的大问题,请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市)认真办理,并在实践中作深入探索。” 《关于加快我市寺观教堂保护、规划和建设力度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毅敏、泽群、陈国同志,请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办理工作。”邬毅敏同志批示:“请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办理工作,支持做好我市寺观教堂保护、规划和建设工作。” 《关于加强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考虑到下一步要形成市党政领导,包括主要领导督办市政协建议案、提案的制度,建议此案请方旋同志亲自牵头办理。” 张桂芳同志批示:“健平同志:市政协的建议很好,请你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专题研究一次。”凌伟宪同志批示:“请督察处跟进市领导及各部门的批示及各部门的办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关于视察我市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朱小丹同志批示:“送请陈国同志阅。要积极采纳市政协的建议,切实加强我市消防工作。”
亮点四,团结社会各界办好大事、化解难事,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和服务大局的作用。去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市政协发动全市各级政协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以及广大委员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立足本职参与抗灾救灾,捐款捐物支持抗灾救灾,同时,从实际出发做好挽留外来务工人员在穗过年工作。“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政协通过捐款捐物、送医送药、救灾救伤、志愿服务、助困办学等各种形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共为灾区捐款412万元、捐献物资价值500多万元。一些委员主动奔赴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市政协机关压缩节约行政经费、停止安排出国考察,同时深入开展向灾区捐赠的“十个一”等。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期,市政协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政协委员为灾区募集到人民币9060多万元、物资折价人民币1910多万元。苏志刚副主席等一批政协委员被授予“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政协机关被授予“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受到表彰。此外,市政协还坚持开展“为支持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实事”、“关爱农民健康”等“常态化”帮扶工作。捐资715万元给贫困农村兴建学校、敬老院、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组织委员到边远山区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健康;发动委员向“新希望救治基金”捐赠100万元,向“新长城——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基金”捐赠560万元。
亮点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政协经常性工作的活跃发展。与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办了《政协委员话民生》广播专题节目;与广州日报合作,推出了《议政建言》专栏;在市政协网开设了委员履职博客、网上论坛等;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加强政协委员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史资料工作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建设,兴建了文史资料网上征集编辑发布系统,创立了全国首个文史资料工作系统资源共享平台——广州文史网站,全面提升了政协文史工作服务的水平,得到了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政协经常性工作的活跃发展,引起了公众的重视和肯定,以市政协公众网为例,目前,每日的点击率已超过2万人次。
亮点六,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政协理论思想建设。按照省、市委部署,去年上半年,市政协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学习讨论活动,找出和清除局限于“拾遗补缺”的“片面”思想、安于现状的“自满”思想、不愿破解难题的“畏难”思想和“唯书”、“唯上”、沿习陈规的“守旧”思想等制约政协工作的思想障碍,增强了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下半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间,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就完善我市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加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力度、拓展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广度和深度、加强提案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增强政协界别工作活力、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大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9个问题,组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破解政协事业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我市政协工作新发展专题调研成果。一年来,为加强政协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市政协还结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协助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我市召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人民政协——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座谈会”以“改革开放与人民政协”为专题组织政协理论研讨活动,共收到了论文192篇。此外,我们还通过举行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座谈会,密切与政协参加单位的联系;举行区、县级市政协工作座谈会,加强对基层政协的指导。
新的一年,市委给政协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市政协将全力以赴开好这次会议,集思广益,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紧紧围绕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中心任务的工作大局,为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积极建言献策,同时要紧密团结各方面力量为迎接办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作贡献;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密切与各阶层群众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协助市委做好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加快制定政治协商规程,完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程序,拓展全面履职的深度和广度;紧紧围绕政协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开拓创新,在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政协机关建设等方面谋求新进展,整体提升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水平的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提出改进工作明确的思路和对策,把市政协工作不断推向新的辉煌。
二、关于大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与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解难分忧”的决心和责任感,贯彻中共广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中心任务的工作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凝心聚力、咨政出力,把会议开成一个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为广州战胜困难、实现新跨越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表彰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的优秀提案和表扬提案;增补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三、关于大会的各项安排
这次大会和以往一样,比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前1天举行,具体安排与往年大致相同,采取大会与小组讨论、座谈相结合,政协会与列席人代会交叉进行。
这次大会,会期是4天半,会期短,议程多,比较紧凑。2月22日上午大会开幕,26日上午大会闭幕。期间,还将安排委员列席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1次和选举大会。安排市领导与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会,时间都是2月24日上午,届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和市长张广宁将分别参加这两个座谈会。安排小组讨论5次,组织委员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将到小组看望委员,参加讨论,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会议期间,市政协还将召开2次常委会议、1次主席会议,审议大会的各项议题。
这次大会旁听人员有:各领事馆代表及工作人员30人,旁听开幕大会;台商代表15人,港、澳、台及华侨在穗留学的大学生代表8人,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台联、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市社会主义学院等13个单位推荐的代表26人,各区、县级市政协推荐的市民代表36人,在市政协机关报名的市民代表10人,共95人,将旁听开幕大会和大会发言。大会旁听人员,由大会筹备处组织组会同市公安局进行资格审查,由大会筹备处确定。大会筹备处秘书组负责制发邀请函和会议的接待服务工作。
今年大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将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截止今天,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共接受了49家新闻单位,169名新闻记者报名参加大会,其中129名新闻记者全程参与大会采访,40名记者参与大会的电视和广播录播工作,其他记者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对大会进行全面报道。
大会开幕前,市政协机关已利用“政协之声”电视专栏节目、“政协委员话民生”广播专题直播节目对政协工作进行了总结,利用广州市政协网对媒体公布了30多件有关国计民生的提案的办理情况,各大媒体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报道。
会议期间,广州电视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将现场录播大会开幕式,录播市领导与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和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会。
为保证报道好这次会议,大会继续设立新闻中心,地点: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云浮厅。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在大会新闻中心设报到处,对记者实行动态管理,要求与会记者每天到新闻中心进行书面报到,并查看告示板上的临时通知;大会不安排新闻记者住宿,可凭记者证到自助餐厅就餐;开幕大会当天即2月22日上午8时起,请参加采访的记者到白云国际会议中心3号楼大堂报到,领取会议文件。各新闻单位在采访结束后,请向大会筹备处文宣组报送大会期间的发稿情况,文宣组根据记者出勤情况、报道稿件的质量和数量等核发交通补贴。
请参加采访的记者按照《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报道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稿件的采写和发稿工作。为确保大会新闻宣传报道在正确舆论导向下全面、活跃、开放、有序地开展,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工作人员会对各新闻单位的新闻稿件进行抽查核实;会后,将编印《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重要文件和新闻报道汇编》,对大会的新闻报道工作进行总结,好的稿件将作为年度优秀政协新闻予以表彰鼓励。会议期间,文宣组工作人员将随时为参加的记者提供各种方便采访的服务。
这次大会继续开通会议信息服务网。开通时间:2009年2月22日,域名地址为http://www.gzzx.gov.cn,届时,文宣组将通过因特网(Internet)对外发布大会的有关信息。记者和公众可以通过“实时报道”、“大会文件”、“视频直击”、“委员访谈”、“委员视点”、“委员推介”、“每天读报”、“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征集提案选登”、“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选登”等栏目,第一时间了解大会的动态。
为加强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市政协网站本着“沟通民意、反映民意、参政议政”的宗旨,定期或不定期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就目前公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同时开设“市民参与”和“委员博客”两大板块,欢迎广大网民就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向政协委员反映、与政协委员交换意见。
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大会筹备处定于2月24日晚7时至9时,就“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帮助广州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创建文明城市,广州差距在哪?”等问题,组织委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广纳群言,广集民智。
四、关于大会筹备工作
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在市委、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进行。筹备工作动手早,抓得紧,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是成立了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筹备处(会议期间转为大会秘书处)。筹备处主任(会议期间转为大会秘书长):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负责领导大会整个筹备和会务工作。常务副主任:市政协秘书长张灼民,主持大会整个筹备和会务工作。副主任:李树青(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港澳委员的接待工作;纪可光(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秘书工作;陈统四(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后勤、保卫工作,王志雄(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文宣、技术工作;李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负责组织工作;崔颂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李小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负责组织工作;李维杰(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负责提案工作,黄继胜(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负责港澳委员的接待工作;付广平(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负责简报和大会发言工作。
大会筹备处(秘书处)下设秘书、组织、文宣、简报、提案、港澳委员接待、后勤、技术、保卫等9个组。同时,还明确了各组的负责人和工作任务。
二是会务秘书和文件起草工作进展顺利。会议通知已发出,大会的文件、证件等,正在印制完成。
三是提案工作有新措施。为了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会议期间,将加大对委员提案的公开力度,市政协信息网有选择地将一些委员提案放到网上供各位记者查询报道。
四是简报和大会发言工作将有新改进。今年的简报,我们将参照全国政协的做法,刊发委员的发言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委员的建设性意见。大会发言的组织工作将更加严密,继续以大会安排发言和即兴发言相结合,保证发言质量。
五是切实做好后勤和安全工作。港澳委员、与会委员的住宿地点、大会所用会场、讨论地点、会议车辆和饮食、医务、安全措施等等均已落实。
总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这次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为此,我代表大会筹备处向支持、配合大会筹备工作的市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广州地区新闻界的朋友对我市政协事业非常关心,对市政协的工作十分支持,作了大量的报道,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我市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协向广州地区和港澳地区所有关心广州政协工作的新闻单位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和今后,继续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和配合,一如既往地做好政协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也希望大家对市政协和市政协办公厅以及大会筹备处(秘书处)的工作多提批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广州市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今年2月22日至26日在广州举行。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筹备情况和安排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关于大会的重要意义
市政协委员全体会议是市政协一年一度最高形式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好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对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困难,力争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广州科学发展,迈出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新步伐;对于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民主团结,服务中心大局,努力开创广州政协工作新局面”要求,谋划我市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一)这次会议是市政协在我市发展“挑战和机遇都前所未有”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首善之区”建设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从经济指标来看,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15.82亿元,增长12.3%,人均81233元,增长10%,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2477亿元,增长17.1%。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力做好广州春运应急和支援抗震灾区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促进自主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启动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先进文化品格,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2009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是广州解放和市政协成立60周年,也是我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市委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抓好“三促进一保持”,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宜居“花园城市”,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全省“首善之区”建设推向前进。
市委要求,增强必胜信心,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坚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力争主动”。要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极大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高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先行先试,开拓奋进,努力争当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开好此次会议,认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协助我市总结好去年工作、部署好今年工作,就是为新一年我市“三促进一保持”作贡献。上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就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建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后顾之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充实、修改的意见建议。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将组织广大委员进一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的全力完成“三促进一保持”的中心任务、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和2010年实现城市面貌“大变”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形成高水平的意见建议。
(二)这次会议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努力开创广州市政协工作新局面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市政协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变化,坚持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政协工作的认识有新提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有新作为,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有新成效。概括起来,有六大“亮点”:
亮点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了重大进展,有力地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主动组织开展了“财政支农投入要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广州文化软实力”、“着力抓好科技服务业、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3个专题协商。同时,还根据市委要求举行了2次专题政治协商会,就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进行专门协商,这是我市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一种新尝试。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在市委审议《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草案)》的常委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重申,今后凡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议、决定和其他重大决策,在颁布施行前都要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真正落实重大决策“三在前”政治协商机制(即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表决之前、政府实施之前)。
亮点二,提案工作卓有成效,加大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力度。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下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嘉平同志还要作介绍,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亮点三,专题调研、专题视察针对性强、建设性强、质量高,发挥了政协智库的作用。据统计,一年来,各专门委员会组织了21个专题调研活动和19个专题视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个常委会议建议案、7件主席会议建议案,以及一批专题调研和视察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还被采纳和吸收到决策之中。《关于财政支农投入要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这项专题调研抓住了支农投入如何更直接惠及农民的大问题,请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市)认真办理,并在实践中作深入探索。” 《关于加快我市寺观教堂保护、规划和建设力度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毅敏、泽群、陈国同志,请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办理工作。”邬毅敏同志批示:“请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市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办理工作,支持做好我市寺观教堂保护、规划和建设工作。” 《关于加强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建议案》,朱小丹同志批示:“考虑到下一步要形成市党政领导,包括主要领导督办市政协建议案、提案的制度,建议此案请方旋同志亲自牵头办理。” 张桂芳同志批示:“健平同志:市政协的建议很好,请你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专题研究一次。”凌伟宪同志批示:“请督察处跟进市领导及各部门的批示及各部门的办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关于视察我市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朱小丹同志批示:“送请陈国同志阅。要积极采纳市政协的建议,切实加强我市消防工作。”
亮点四,团结社会各界办好大事、化解难事,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和服务大局的作用。去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市政协发动全市各级政协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以及广大委员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立足本职参与抗灾救灾,捐款捐物支持抗灾救灾,同时,从实际出发做好挽留外来务工人员在穗过年工作。“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政协通过捐款捐物、送医送药、救灾救伤、志愿服务、助困办学等各种形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共为灾区捐款412万元、捐献物资价值500多万元。一些委员主动奔赴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市政协机关压缩节约行政经费、停止安排出国考察,同时深入开展向灾区捐赠的“十个一”等。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期,市政协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政协委员为灾区募集到人民币9060多万元、物资折价人民币1910多万元。苏志刚副主席等一批政协委员被授予“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政协机关被授予“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受到表彰。此外,市政协还坚持开展“为支持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实事”、“关爱农民健康”等“常态化”帮扶工作。捐资715万元给贫困农村兴建学校、敬老院、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组织委员到边远山区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健康;发动委员向“新希望救治基金”捐赠100万元,向“新长城——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基金”捐赠560万元。
亮点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政协经常性工作的活跃发展。与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办了《政协委员话民生》广播专题节目;与广州日报合作,推出了《议政建言》专栏;在市政协网开设了委员履职博客、网上论坛等;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加强政协委员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史资料工作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建设,兴建了文史资料网上征集编辑发布系统,创立了全国首个文史资料工作系统资源共享平台——广州文史网站,全面提升了政协文史工作服务的水平,得到了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政协经常性工作的活跃发展,引起了公众的重视和肯定,以市政协公众网为例,目前,每日的点击率已超过2万人次。
亮点六,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政协理论思想建设。按照省、市委部署,去年上半年,市政协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学习讨论活动,找出和清除局限于“拾遗补缺”的“片面”思想、安于现状的“自满”思想、不愿破解难题的“畏难”思想和“唯书”、“唯上”、沿习陈规的“守旧”思想等制约政协工作的思想障碍,增强了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下半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间,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就完善我市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加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力度、拓展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广度和深度、加强提案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增强政协界别工作活力、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大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9个问题,组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破解政协事业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我市政协工作新发展专题调研成果。一年来,为加强政协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市政协还结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协助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我市召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人民政协——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座谈会”以“改革开放与人民政协”为专题组织政协理论研讨活动,共收到了论文192篇。此外,我们还通过举行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座谈会,密切与政协参加单位的联系;举行区、县级市政协工作座谈会,加强对基层政协的指导。
新的一年,市委给政协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市政协将全力以赴开好这次会议,集思广益,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紧紧围绕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中心任务的工作大局,为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积极建言献策,同时要紧密团结各方面力量为迎接办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作贡献;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密切与各阶层群众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协助市委做好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加快制定政治协商规程,完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程序,拓展全面履职的深度和广度;紧紧围绕政协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开拓创新,在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政协机关建设等方面谋求新进展,整体提升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水平的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提出改进工作明确的思路和对策,把市政协工作不断推向新的辉煌。
二、关于大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与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解难分忧”的决心和责任感,贯彻中共广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中心任务的工作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凝心聚力、咨政出力,把会议开成一个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为广州战胜困难、实现新跨越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表彰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的优秀提案和表扬提案;增补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三、关于大会的各项安排
这次大会和以往一样,比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前1天举行,具体安排与往年大致相同,采取大会与小组讨论、座谈相结合,政协会与列席人代会交叉进行。
这次大会,会期是4天半,会期短,议程多,比较紧凑。2月22日上午大会开幕,26日上午大会闭幕。期间,还将安排委员列席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1次和选举大会。安排市领导与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会,时间都是2月24日上午,届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和市长张广宁将分别参加这两个座谈会。安排小组讨论5次,组织委员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将到小组看望委员,参加讨论,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会议期间,市政协还将召开2次常委会议、1次主席会议,审议大会的各项议题。
这次大会旁听人员有:各领事馆代表及工作人员30人,旁听开幕大会;台商代表15人,港、澳、台及华侨在穗留学的大学生代表8人,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台联、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市社会主义学院等13个单位推荐的代表26人,各区、县级市政协推荐的市民代表36人,在市政协机关报名的市民代表10人,共95人,将旁听开幕大会和大会发言。大会旁听人员,由大会筹备处组织组会同市公安局进行资格审查,由大会筹备处确定。大会筹备处秘书组负责制发邀请函和会议的接待服务工作。
今年大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将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截止今天,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共接受了49家新闻单位,169名新闻记者报名参加大会,其中129名新闻记者全程参与大会采访,40名记者参与大会的电视和广播录播工作,其他记者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对大会进行全面报道。
大会开幕前,市政协机关已利用“政协之声”电视专栏节目、“政协委员话民生”广播专题直播节目对政协工作进行了总结,利用广州市政协网对媒体公布了30多件有关国计民生的提案的办理情况,各大媒体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报道。
会议期间,广州电视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将现场录播大会开幕式,录播市领导与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和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会。
为保证报道好这次会议,大会继续设立新闻中心,地点: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云浮厅。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在大会新闻中心设报到处,对记者实行动态管理,要求与会记者每天到新闻中心进行书面报到,并查看告示板上的临时通知;大会不安排新闻记者住宿,可凭记者证到自助餐厅就餐;开幕大会当天即2月22日上午8时起,请参加采访的记者到白云国际会议中心3号楼大堂报到,领取会议文件。各新闻单位在采访结束后,请向大会筹备处文宣组报送大会期间的发稿情况,文宣组根据记者出勤情况、报道稿件的质量和数量等核发交通补贴。
请参加采访的记者按照《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报道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稿件的采写和发稿工作。为确保大会新闻宣传报道在正确舆论导向下全面、活跃、开放、有序地开展,大会筹备处文宣组工作人员会对各新闻单位的新闻稿件进行抽查核实;会后,将编印《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重要文件和新闻报道汇编》,对大会的新闻报道工作进行总结,好的稿件将作为年度优秀政协新闻予以表彰鼓励。会议期间,文宣组工作人员将随时为参加的记者提供各种方便采访的服务。
这次大会继续开通会议信息服务网。开通时间:2009年2月22日,域名地址为http://www.gzzx.gov.cn,届时,文宣组将通过因特网(Internet)对外发布大会的有关信息。记者和公众可以通过“实时报道”、“大会文件”、“视频直击”、“委员访谈”、“委员视点”、“委员推介”、“每天读报”、“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征集提案选登”、“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选登”等栏目,第一时间了解大会的动态。
为加强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市政协网站本着“沟通民意、反映民意、参政议政”的宗旨,定期或不定期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就目前公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同时开设“市民参与”和“委员博客”两大板块,欢迎广大网民就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向政协委员反映、与政协委员交换意见。
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大会筹备处定于2月24日晚7时至9时,就“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帮助广州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创建文明城市,广州差距在哪?”等问题,组织委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广纳群言,广集民智。
四、关于大会筹备工作
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在市委、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进行。筹备工作动手早,抓得紧,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是成立了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筹备处(会议期间转为大会秘书处)。筹备处主任(会议期间转为大会秘书长):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负责领导大会整个筹备和会务工作。常务副主任:市政协秘书长张灼民,主持大会整个筹备和会务工作。副主任:李树青(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港澳委员的接待工作;纪可光(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秘书工作;陈统四(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后勤、保卫工作,王志雄(市政协副秘书长)负责文宣、技术工作;李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负责组织工作;崔颂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李小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负责组织工作;李维杰(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负责提案工作,黄继胜(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负责港澳委员的接待工作;付广平(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负责简报和大会发言工作。
大会筹备处(秘书处)下设秘书、组织、文宣、简报、提案、港澳委员接待、后勤、技术、保卫等9个组。同时,还明确了各组的负责人和工作任务。
二是会务秘书和文件起草工作进展顺利。会议通知已发出,大会的文件、证件等,正在印制完成。
三是提案工作有新措施。为了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会议期间,将加大对委员提案的公开力度,市政协信息网有选择地将一些委员提案放到网上供各位记者查询报道。
四是简报和大会发言工作将有新改进。今年的简报,我们将参照全国政协的做法,刊发委员的发言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委员的建设性意见。大会发言的组织工作将更加严密,继续以大会安排发言和即兴发言相结合,保证发言质量。
五是切实做好后勤和安全工作。港澳委员、与会委员的住宿地点、大会所用会场、讨论地点、会议车辆和饮食、医务、安全措施等等均已落实。
总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这次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为此,我代表大会筹备处向支持、配合大会筹备工作的市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广州地区新闻界的朋友对我市政协事业非常关心,对市政协的工作十分支持,作了大量的报道,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我市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协向广州地区和港澳地区所有关心广州政协工作的新闻单位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和今后,继续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和配合,一如既往地做好政协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也希望大家对市政协和市政协办公厅以及大会筹备处(秘书处)的工作多提批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广州市政协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灼民通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筹备情况

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志雄主持新闻发布会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嘉平通报过去一年市政协提案工作情况和今年提案工作的安排

新闻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