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如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州市政协委员建议推进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技术升级

日期:2024-12-02     

  近日,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就“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话题开展调研协商。针对数字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有委员建议政府加大统筹力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市教育局透露,目前正在制定《广州市推进教育数字化行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展开协商 

  数字教育就像CT扫描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并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强调和部署。近年来,广州市作为首批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探索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智慧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委员眼中,什么是数字教育?广州市政协委员陈煦从技术与教学融合角度进行分析。在她看来,数字教育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数字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广州市政协委员贾强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角度展开论述。在他看来,数字教育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途径。过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的学校则难以享受到这些资源。数字教育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使得优质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使用。 

  “在我看来,数字教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广州市政协委员丁丹谈道,在某种程度上讲,关于教育数字化,人们有点像要出海的渔民,虽然不知道会捕到什么鱼,但仍坚信可以满载而归,所以不畏艰险,毅然扬帆启航乘风破浪。 

  广州市政协柯中明表示,“从教育评估与监测的角度上讲,我眼中的数字教育就好像医学领域的CT扫描仪、靶向追踪器、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它能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进行监测分析,实现对教学质量精准诊断,指导教育教学靶向改进,帮助学校和老师提升课堂效率。

现场调研(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 

  建议加大统筹力度 

  数字化的一大特点是共享,但如果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做到公平和共享呢?陈煦说,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的不同,导致在教育数字化基础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师资培训等方面投入存在差距。一些区域可能更注重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因此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上更为倾斜。同时,对于教育数字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也导致了实施力度和效果的差异。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共享,她建议政府加大统筹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缩小区域间的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数字教育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贾强建议增加市级对区级的支持力度,推进薄弱学校基础设施的技术升级。将教育数字化工作与国家、省、市的数字政府建设、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同步推进。增加市对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财政压力较大的区和偏远地区学校的帮助,提高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鼓励条件成熟的区创建示范学校,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现场调研(执信中学天河校区) 

  文: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来源:新快报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