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市政协委员刘继承:采取综合举措,系统根治大货车“右转吃人”事故
日期:2022-07-11
大货车右转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频发且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广州市该如何防范大货车“右转吃人”事故发生,切实提升广州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安全感?广州市政协委员刘继承就该主题接受了我们采访。
“在我看来,大货车‘右转吃人’事故频发的原因,既有驾驶员疏忽大意、疏于观察的主观原因,也有车辆设计缺陷和宣传不够的客观原因。”刘继承指出,这个设计缺陷就是指大型货运车辆右转弯时,由于车身太长,后轮不会循着前轮的轨迹行进,前后轮轨迹通常不在一条弧线上,二者转弯半径之间的差距称为“内轮差”,二者轨迹所围成的区域就是“右转盲区”。一般来说,车身长度越长,盲区越大。由于驾驶员存在视野盲区,容易将盲区行驶或行走的非机动车、行人等卷入车底。
“还有就是缺乏宣传的原因,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大货车右转弯的时候靠近车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从而导致事故频发。”刘继承坦言,广州市对于大货车“右转吃人”事故频发的现象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治理措施,为此,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议在广州城乡大货车常经过的大型路口,用黄色或者红色的醒目油漆涂刷“大货区右转警示区”,在地面上安装语音报警系统,待非机动车或行人进入警示区内时反复播放,提醒他们“您已进入大货区右转警示区,请注意安全并尽快离开”;同时要作出夜间的标示,可利用闪光或彩色光影等标出警示区,让非机动车或行人察觉到进入危险区域并迅速离开。
二、建议在城乡大型路口设立大货车右转盲区立体警示系统,包括在空中安装可调角度的凸面镜帮助驾驶员消除盲区,设置安全提示牌提醒司机。
三、参考上海等地的做法,要求大货车在右转弯过程中,必须刹停一次再起步,不按规定行驶的,将视同违规予以记分罚款处罚。看似短暂的停留,实际上给了大货车司机安全瞭望和右侧的非机动车或行人确保自身安全的时间。
四、建议通过出台地方法规要求在广州登记注册和营运的大货车必须强制加装“右转警示系统”,在源头上防止大货车“右转吃人”事故发生。“右转警示系统”包括右侧车门上配备车门观察窗、右侧后视镜加装摄像头、右侧车轮处安装可监测行人物体的毫米波雷达等。
五、加强对大货车司机、电动车驾驶员、行人的交通警示教育,包括将“大货车右转盲区事故隐患”作为大货车司机上岗或者年度考核的必要内容,强化对大货车司机的培训教育;利用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各种形式,在大型路口、学校等各种场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大货车右转盲区事故隐患”的安全教育,要求他们做到“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最大限度预防事故发生。
刘继承表示,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希望通过更多的献言建策,协助政府各部门破解难题,提升广州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以及城市治理的文明程度。
统筹/广州市政协办公厅新闻宣传处
文字、视频/梁健仪
视频拍摄/陈晓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