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委员谈】 广州市政协常委黄丽丽:达成“微心愿” 传递大希望
日期:2025-02-28
编者按:2月28日,广州日报第7版刊登了对广州市政协常委黄丽丽的专访。现转载专访报道,以飨读者。
初春的广州,暖阳洒在珠江畔。作为广州市政协常委、雅哲丽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黄丽丽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过去一年,她参与各类社会活动70余次;围绕高中学位、城市更新、志愿服务等方面提交提案6份;先后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金融城建设情况”等督办活动……黄丽丽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提案传递民声,在履职路上以实际行动助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她作为2024年度履职优秀的市政协委员获通报表扬,并被选举为广州市政协常委。“在感激之余,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必须加倍努力,用更加优异的履职成绩来回报组织、回馈社会。”她说。
建言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强强联合协同体系
为助力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2024年,市政协瞄准医疗健康议题集智发力,将其作为全年协商议政的重点,汇集全市政协之力进行深度协商。黄丽丽也积极响应、深入参与。
在今年的广州市两会上,黄丽丽准备了5份提案,其中3份都和医疗健康相关,包括市民关心的优化医保报销办法、医保政策和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区等。
作为国家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广州的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研发水平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近五年产值持续增长,增加值逐步提高,2023年产业增加值1681亿元,占GDP比重5.5%。但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黄丽丽认为当前发展生物医药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园区布局分散。
“当前,全市有10个区(含空港经济区)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建议各区因地制宜强化优势功能,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格局。”她说。2023年广州医药健康产业增加值中,黄埔占比32.3%,越秀占比14.8%,分居一二位,南沙则具备政策优势和后发潜力。未来可以打造“越秀转化、黄埔生产、南沙发展”的协同体系,并推动临床技术成果转化(越秀)、高端创新药生产(黄埔)、生命健康(南沙)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格局。
黄丽丽还担任着广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副会长、省新阶联副秘书长。“新联会会员中有不少医疗领域的专家、药械企业的高管,我将进一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
广州国际生物岛布局了众多高端生物医药产业
汇聚新阶层人士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联会不仅是凝聚共识的平台,更是汇聚力量的纽带。”2024年7月,黄丽丽以市新联会副会长的身份,带领40余名成员组成采风团走进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开展以“百千万工程”为主题的帮扶活动。
这个采风团是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由市新联会、同心媒体团以及部分会员企业代表组成。他们实地调研了解吕田镇的需求和着力点,开展广州市统一战线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吕田镇,黄丽丽既是组织者,更是践行者。她推动中国人寿广州分公司与当地达成矿泉水生产采购协议,促成党支部共建、消保共建协议签订,并认领了46户困难群众的“微心愿”。从书包文具到助学金,她一一落实到位。“微心愿虽小,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她说。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市新联会和同心媒体团的影响力,汇聚新阶层人士力量,以微心愿为桥梁,传递温暖与希望,共同助力“百千万工程”见真招、出成效。这次活动不仅被列入广州市新阶层人士年度十大事件,更让她深刻体会到新联会的独特价值,“我们汇聚了律师、企业家、新媒体从业者等新阶层人士,大家各展所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新联会副会长,黄丽丽始终将履职与公益结合。2024年,她联动会员企业参与“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程”“金融城建设”等督办活动,推动解决民生痛点。在市政协平台上,她提交的《关于探索将闲置旧校区转化为高中学位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经调研发现多处旧校区可改造为高中,预计新增学位超9000个。“政协委员没有‘名誉’之分,只有责任之别。”她坦言,新联会的实践为履职提供了鲜活素材,而政协平台则让建议真正落地。
关注“百千万工程”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IP
作为“百千万工程”的积极参与者,黄丽丽多次带队深入广州北部镇村调研,也看到了“百千万工程”为广州打开了城乡融合的新空间:近年来,广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布局得到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天河、黄埔入选全国百强区“十强”、16个镇入选“镇域经济全国500强”,印证了城乡协同发展的成效。“三年来,广州拨付帮扶资金38.12亿元,帮扶力度全省最大。这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造血’。”她说。
也是通过新联会的调研,黄丽丽酝酿了一份《以“四个协同”助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实现“四个目标”》的提案,提出通过规划同步、产业同兴,品牌同建、合作同频,激活绿色动能。
202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覆盖广州市从化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和龙门县,可谓“落子占星,全盘取势”。在黄丽丽看来,这对广州而言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高质量发展需要‘一盘棋’思维。只有规划‘一张图’,才能避免资源内耗。”黄丽丽表示,从规划层面实现互惠、联动、融合,真正将引领区建设成“城乡等值发展区域”。
围绕产业同兴,她提出以“打造大都市生态优势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范例”为目标,优化和布局绿色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和要素向引领区集聚,方能实现城乡产业同兴。如推进“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向低空经济产业、体育运动产业延伸绿色产业链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绿色产业对外展示窗口,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她提议广州森林温泉资源进行品牌同建,打造世界级IP,如建设全国首个温泉博物馆,串联流溪河沿线资源,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一旦形成IP,就能带动全域旅游升级。”黄丽丽说。
面对跨区域协调的难题,黄丽丽呼吁建立高级别治理机制:“比如共建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明确市、县、镇、村四级权责,让规划从纸面落到地面。”在她看来,广州作为“老大哥”,更需在广惠双城协作中展现担当,助力建成“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朝露、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宇
来源:广州日报